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际刊号:1003-1634
国内刊号:42-1182/R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9686 人次
 
    本刊论文
口腔修复膜用于口腔粘膜缺损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对口腔修复膜用于口腔粘膜缺损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黏膜缺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60例,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常规性治疗;联合组患者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腔修复膜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情况、患者满意度、愈合时间等明显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 对于口腔黏膜缺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口腔修复膜治疗,临床疗效好、无不良症状及体征、治疗愈合时间短,安全性较高,为口腔粘膜缺损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口腔粘膜缺损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1/view-5682093.htm
  关键词:口腔粘膜;口腔粘膜缺损;常规治疗;患者满意度;联合治疗;安全性 
  口腔粘膜缺损是口腔科较为常见的情况,导致病变的因素较为复杂,治疗时间长、愈合较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1]。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口腔黏膜缺损患者120例,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和联合口腔修复膜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黏膜缺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36~61岁,平均年龄(42.50±3.50)岁,粘膜缺损面积为1.5~11.0 cm2,平均(7.50±1.50)cm2;联合组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3.50±3.00)岁,粘膜缺损面积为1.5~10.0 cm2,平均(7.50±1.00)cm2,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粘膜缺损面积等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排除重症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严重药物过敏及精神类异常性疾病。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60例,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病变部位的手术切除;依据患者口腔缺损的大小进行自体薄中厚皮片进行修复治疗,注意严密缝合,同时应用碘仿纱布进行反包扎固定,同时进行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 
  联合组患者60例,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及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口腔修复膜,选取T-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口腔粘膜组织补片(由北京清源伟业组织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其性状为乳白色,半透明,蜂窝状矩形组织补片,厚度为0.4~0.6 mm ,光滑面为基底膜面,粗糙面为真皮面,与创面直接接 触[2-3]。剪取口腔粘膜缺损大小的补片,间断性缝合,应用应用碘仿纱布进行反包扎固定。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1.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2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情况、患者满意度、愈合时间等明显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 
  3讨论 
  口腔颌面的外伤、重症溃疡和肿瘤病变引起手术治疗后发生严重口腔黏膜缺损的发生,缺损面积较大,术后愈合时间较长,疼痛较重,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困扰,严重影响术后工作和生活。口腔科最为常规的选取自体皮片移植,可良好的进行手术修复治疗,但对于患者的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选取移植后的皮片依旧保持原有的组织结构,皮片有皮纹存在,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较粘膜干燥,易受真菌感染。也有报道皮片移植后上皮可发生粘膜化改变,但我们临床观察,这种改变需要很长时间,至少1年以上[4]。自体取皮因需要进行患者自身的取皮,因此会给患者造成新的创伤,给患者带来新的痛苦,加重对患者的损伤,虽然自体成活率响度较高但可引起愈合时间增加,造成治疗周期延长,加重患者精神上和身体上的负担[5-6]。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是将异体皮肤经过特殊工艺脱掉表皮层,有效地去除了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的细胞表面抗原,植入体内后生物相容性好。近来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具有免疫原性,在ADM的制备过程中,彻底去除了皮肤中的细胞成分,仅保留真皮中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和胶原,而二者被证实无免疫原性应用[7]。T-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口腔粘膜组织补片,进行口腔粘膜缺损的修补,能够减少对患者的重复创伤,相关文献和实践结果显示愈合情况较好,无明显排异反应发生,均能够同创面良好的融合,无严重不良反应和不适症状发生,术后感染和炎性反应比例较低,安全性较高,减轻患者身体和精神上的负担,促进术后康复,临床疗效较好。同时术后恢复正常黏膜颜色和正常黏膜知觉明显缩短[8]。并且 修复膜同时保留了基底膜复合物质,形成真皮和基底膜,真皮面可明显加速补片血管化,基底膜面可为上皮细胞的移行和定植提供一个天然平台,有利于上皮化[9]。 
  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口腔黏膜缺损患者120例,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和联合口腔修复膜治疗,治疗结果显示对于口腔黏膜缺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口腔修复膜治疗,临床疗效好、无不良症状及体征、治疗愈合时间短,安全性较高,术后恢复时间短,降低患者的疼痛情况,为口腔粘膜缺损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口腔粘膜缺损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0]。 
  参考文献: 
  [1]李家锋,邢树忠,宋晓陵,等.肌瓣修复口腔粘膜缺损的实验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1,21(2):150-152. 
  [2]法永红,李志韧,蔡兴伟,等.异体软组织修复材料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中的应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4,18(01):67-68. 
  [3]Phillips JG, Postlethwaite K, Peckitt N. The pectoralis major muscle flap without skin in intrta-reconstruction [J]. Br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0,26(3):479-485. 
  [4]樊立洁,陈关福,胡济安.颊脂垫移植的组织学实验研究[J].口胶领面外科杂志,2000,10:128-130. 
  [5]张念光.颜肌筋膜瓣口腔愈合的临床及组织学研究[J].中华口医学杂志,1997,32:146-148. 
  [6]张伟,胡敏,王恩博,等.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修复口腔粘膜缺损的临床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05):241-243. 
  [7]王战鑫,徐洋,孙宏晨.口腔粘膜缺损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6,10(06):567-568. 
  [8]李家锋,邢树忠.肌(筋膜)瓣或筋膜瓣修复口腔粘膜缺损的愈合过程[J].广东牙病防治,2002,10(02):156-157. 
  [9]Amemiya T, Nakamura T, Yamamoto T, et al.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oral epithelial sheets cultured on amniotic membrane for oral mucosal reconstruction[J].Bio-Medic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2010,20(1):37-45. 
  [10]Nakamura T, Takeda K, Inatomi T, et al. Long-term results of autologous cultivated oral mucosal epithelial transplantation in the scar phase of severe ocular surface disorders[J].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11,95(7):942-946.编辑/肖慧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临床口腔医学杂志》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